吸收式系統的控制方法應當作哪些改進
傳統的吸收式系統要求冷凝器冷卻水進水強度在30℃左右,這樣可以避免溪化鋰鹽從溶液中結晶析出,并防止系統運行陷入濃度過高的狀態。因此,需要用旁通水管來保證冷卻水溫度恒定。曾經在系統不致凍結和便于修理、檢查的部位,安裝二通或三通控制閥來實現這一目的。
在使系統工作循環穩定的過程中,如果冷卻塔旁路系統調定的溫度偏離了標定值,冷凝器冷卻水的溫度將開始波動。吸收式制冷機的工況也將隨著大幅度地波動。冷卻塔旁通閥門和蒸氣供氣閥門都將不停地變動以力求互相平衡,蒸氣氣源的壓力就很難穩定。
如果不提出保持冷凝器冷卻水濕度恒定的要求,那么當冷卻水溫下降時,吸收劑溶液的溫度也必將跟著降低,發生器也不致消耗過多的蒸氣,溫度較低的吸收劑溶液就能滿足負荷要求。較冷較稀的吸收劑溶液也能起到和濃且熱的溶液相同的作用,在部分負荷時,蒸氣的流量相應大大減少。這種新型控制系統的工作情況恰恰如此。目前,制冷量30萬~340萬千卡/小時(100-1120冷噸)的新型吸收式制冷機,不再控制冷凝器冷卻水溫度,水溫最低可降到13℃左右,以提高在部分負荷肘的效率,并節省運行和冷凍設備投資費用。
目前用三級濃度控制系統代替原來的旁通管路和閥門。這類系統通過連續監測溶液溫度和制冷劑(水)的液面位置,必要時用泵向吸收劑溶液里輸送制冷劑<水),迅速調整系統,工作循環不平衡的狀況。這些改進措施在冷卻塔任何水溫的情況下,都能防止吸收劑溶液r申生成結晶,一同時保持部分負荷時的性能。在部分負荷時,降低冷凝器冷卻水溫度的優點是蒸氣消耗量由全負荷時的18磅/冷噸·小時(0.0027千克/千卡)降到在部分負荷時的15磅/冷噸·小時(0.00225千克/千卡)。
通過控制負荷、蒸氣流量和涼水出水溫度,在負荷從100%直到接近子無負荷時,都可自動地維持系統穩定的工作狀態。相比之下,傳統的吸收式制冷機在、10~20%的負荷條件下往往就不得不停機了。
- 相關文章:
氨制冷系統中管道安裝時的注意事項 (2015-3-12 22:54:45)
氨制冷系統和氟利昂冷庫哪個更有優勢 (2015-3-11 12:42:53)
氨制冷系統改氟制冷系統科學嗎 (2015-3-11 12:36:38)
蒸發溫度的變化與制冷量、功耗的關系 (2014-2-21 20:51:39)
制冷系統運行參數的調整 (2014-2-20 21:4:48)
制冷系統運行參數的分析 (2014-2-20 20:36:39)
制冷設備的放油操作步驟 (2014-2-19 19:30:50)
制冷系統運行時的巡視檢查 (2014-2-3 12:18:46)
冷卻塔的運行操作 (2014-2-2 12:52:6)
氨泵的運行操作 (2014-2-2 9:24:12)
如何確定制冷系統啟動方案 (2014-1-24 12:39:44)
制冷系統負荷試運轉的介紹 (2014-1-22 9:41:13)
-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