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庫降溫困難及蒸發器冷卻排管結霜不勻或不結霜
冷庫降溫困難及蒸發器冷卻排管結霜不勻或不結霜可能是有以下幾個方面造成的:操作管理方面的原因及排除方法:a.供液節流閥開啟過小,或有阻塞,甚至未開。節流閥開啟度應與工況變化相適應。若節流閥開啟度過小,則壓縮機制冷量也隨之下降,庫溫就降不下來。所以應適當開啟節流閥,使之與制冷工況相適應。b.庫房進貨超過要求的數量應控制進貨量,不超過規定的數量。c.蒸發器外霜層較厚,內積油污較多,特別是蒸發器內油污太多時,結霜面不完整,并且出現浮霜,應及時進行熱氨融霜和放油。d.制冷系統有較多空氣,引起冷凝壓力升高,壓縮比增大,輸氣系數下降使壓縮機制冷量降低,庫溫下降困難。應及時將空氣放出制冷系統以外。e.由于壓縮機長期運轉,運動部件磨損,配合間隙增大或密封不嚴,使壓縮機實際輸氣量減少,效率下降,制冷量降低,達不到原標準,則庫房降溫困難。應檢修壓縮機,更換新的氣缸套、活塞環等。f.由于庫房管理使用不當或年久失修,庫房和管道隔熱層受到損壞,隔熱層厚度不夠,隔熱防潮失效,庫門損壞關閉不嚴或開啟次數太多及風幕不起作用,都將導致冷量的損失增大而影響庫房降溫效果。在制冷系統中,只要發現隔熱層外表面有濕潤或結露的部位,則說明隔熱層厚度不夠或隔熱性能下降,應及時增厚或更換隔熱材料。平時,應保證冷庫門門封條完好,加強庫門管理,未經允許不得隨便打開庫門,并維護好冷風幕的正常運轉。g.采用自控元件時,溫度控制器失靈應檢修溫度控制器。h.自動控制的制冷系統內制冷劑不足。由于制冷系統中循環的制冷量不足使蒸發器供液不足,造成蒸發排管前面部分結霜而后面不結霜。此時的現象是吸、排氣壓力很低,但排氣溫度較高,在節流閥處可聽到斷斷續續的“吱吱”氣流聲,而且響聲比平時大,若調大節流閥開啟度,吸氣壓力仍沒上升;停機后系統的壓力可能低于外界環境溫度所對應的飽和壓力。應適當向制冷系統補充制冷劑。

設計安裝方面的原因及排除方法:a.冷庫內蒸發排管面積不夠或液體分布不均勻。應根據需要增加蒸發排管或調整供液節流閥,如供液管道連接不合理應改進管道接法。一般墻排管或頂排管最好單獨供液,如果幾組頂排管相連接時,應注意連接形式和連接管彎曲方向。b.液體分調節站的支管插入集管過長,供液受限,使冷卻管排管結霜不均勻。應重新調整支管插入部分。c.壓縮機制冷量不夠,即制冷量小于庫房熱負荷。應增加壓縮機運轉臺數。d.在重力供液系統中,氨液分離器安裝標高設計過低,使供液不足。或氨泵供液系統中,管徑設計和管道連接不當,以及制冷系統的凈正吸人壓頭不夠等原因影響氨泵流量,使供液不足。應按規定要求調整標高。e.管道中有“液囊”或“氣囊”存在,使供液不勻,回氣不暢,庫房降溫困難。應采取措施將“液囊”或“氣囊”管段切除。f.設計的隔熱層厚度不夠或防潮層做法不對,使隔熱層受潮破壞。應加大隔熱層厚度,對防潮層應按要求做好。
- 相關文章:
冷凝器的檢修 (2014-3-12 15:12:10)
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裝配與調整 (2014-3-12 8:41:23)
螺桿式制冷壓縮機零部件的檢修 (2014-3-11 13:32:44)
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拆卸 (2014-3-11 8:26:0)
壓縮機軸封的修理 (2014-3-9 10:47:55)
活塞式壓縮機曲軸的測量 (2014-3-8 11:4:19)
活塞銷和連桿的測量 (2014-3-8 10:47:25)
活塞式制冷壓縮機的檢修 (2014-3-7 19:34:46)
制冷壓縮機零件損傷的原因及磨損規律 (2014-3-4 20:28:57)
蒸發器的維護保養 (2014-3-1 16:25:1)
冷庫控制部分常見故障的分析與排除 (2014-2-28 19:0:51)
螺桿式制冷壓縮機的故障分析與排除方法 (2014-2-25 20:6:14)
- 留言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