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類凍結過程中的物理變化
物理變化包括肉體硬度、色澤、重量變化及冰結晶形成情況。1.硬度增大。肉在凍結過程中,由于水分變成冰,肉的硬度增大。這種變化取決于凍結水量,如在一2。5℃時凍結水量為63%,肉是半軟狀態,當溫度在一j.O℃時有83。7%的水結成冰,肉體變硬。
2。顏色變化。肉顏色變化有下列原因:(1)肉中的肌紅素與血紅素都呈紫紅色,與氧結合形成氧合肌紅素,呈鮮紅色,進一步氧化形成羥基肌紅蛋白或羥基血紅蛋白,呈暗紅色或暗褐色。(2)肉表面水分蒸發,表層有色物質的濃度增加。(3)肉表面冰結晶的形成,光線的散射和反射增加,使凍結肉的顏色變得鮮明。
3。水分蒸發,產生干耗,肉重量減輕。一般凍結間溫度一23℃,在強烈風速下,直接凍結的豬刪體,肉體深層溫度達一15℃時平均干耗為1.7%左右。
4,冰結晶形成和組織變化。冰結晶的大小和分布情況,與凍結速度有關。快速凍結,所形成的冰結晶體積微小,數量多,分布均勻。采用緩慢凍結時,所形成的冰結晶數量少,體積大,分布不均勻。由于冰結晶產生的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加大,引起肌肉組織結構的損傷、刺穿和破裂,解凍時大量肉汁流失,降低肉的品質,所以快速凍結比緩慢凍結好。
- 相關文章:
水果、蔬菜的凍結 (2013-9-7 17:6:32)
魚類的凍結 (2013-9-1 15:37:9)
禽的凍結與冷藏 (2013-8-26 10:35:53)
肉類在凍藏過程中的變化 (2013-8-24 9:29:29)
肉類凍結過程中的生化變化 (2013-8-24 9:25:50)
凍結速度 (2013-8-22 16:33:52)
特殊致冷介質凍結法 (2013-8-22 16:27:11)
氣化致冷劑凍結法 (2013-8-22 16:4:6)
冷藏的目的 (2013-8-20 14:30:55)
乙酰化單甘油降低肉冷卻干耗法 (2013-8-20 14:26:52)
肉的氧化變褐 (2013-8-19 14:23:45)
肉的寒冷收縮 (2013-8-19 14:20:7)
- 留言列表:
